對于以品牌經營為主的企業,品牌VI設計的成功塑造將使企業獲得打開市場大門的金鑰匙。如何塑造品牌,尋求準確的市場品牌定位,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瓶頸。同時,品牌的塑造是一個宏觀的系統工程,其中商品、形象、文化是至關重要的三大領域。
到目前為止,中國服裝VI設計產業在國際上沒有自己應有的品牌地位。一直靠紡織加工生產為主導經濟的國內服裝行業,在品牌運營領域里,近幾年還處在一個發育階段,但國內的品牌卻多得嚇人,這好像也是所謂的“中國特色”,這也正是國人的跟風模仿能力和追求量化能力在國際服裝品牌營運領域首屈一指的原因吧。但是,這也暴露出國內服裝品牌嚴重缺乏創造能力和深度系統規劃能力的問題。如果一個品牌缺少核心,如果無法讓消費群理解品牌的概念,那么試圖想通過營銷方式產生任何反響,希望都很渺茫。
直到今天,某些品牌的經營者還是高明不到哪里去,經營理念模糊、盲目追隨,以致于逐漸使經營的品牌處于舉步為艱的境地。當“品牌”成為經營者使用最多的臺詞時,很多經營者反倒發現他已經對品牌越來越陌生了,越來越不知怎么操作了,看起來這似乎顯得很矛盾。其實,這現象放大了品牌經營者的經營現狀和對品牌操作的深入探索正處在一個瓶頸上,在藝術領域上叫作“意識萌芽”狀態。這時候,我們該來吵鬧一下“品牌”這廝了。
眾所周知,可口可樂的市場總價值中情感實體遠遠大于物質實體,它的價值是無形的,是一種品牌文化感受。同樣,服裝更是以品牌文化感受為主要實體的商品,它更需要品牌“咒語”(指品牌靈魂訴求點,斯科特?貝德伯里的定義是可以俘獲品牌定位的真實本質和精神)的支撐。所以我認為,知識產權、創意、產品和服務對財富創造的驅動力要大于有形的物質。
品牌建設,談何容易?你知道自己的“VI設計品牌是什么”或“xx品牌的本質是什么”嗎?假如回答是否定的話,說明你的品牌缺少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內涵。起個品牌名稱,注冊個商標,抄襲些貨品談何容易,這便是國內眾多服裝企業經營者對品牌的認識和理解了。美國耐克公司在創業初期為自己品牌定了一個目標,無論是將nike的標志印在T恤衫上、帽子上、書包上,還是專門設計用來進行日常健身跑步的鞋上,都應該代表著卓越與信譽。這就是耐克為什么幾年時間便超越阿迪達斯、銳步榮登世界第一運動品牌的原因所在。服裝品牌必須是品牌理念、品牌定位、商品質量、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市場戰略、團隊建設、終端管理、媒體策略、培訓支持等系統的綜合體,它包含品牌好的、壞的、糟糕的感受,甚至失策的方方面面,是一塊容納著內容、形象、瞬間感受的海綿,最終在消費者腦海刻下一個品牌印記。
眼下服裝品牌出現頗有意思的詞匯“抄貨”、“抄牌”,而且成了不少中小規模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采取的生存手段。按長期品牌發展來說,這其實是麻痹企業主品牌經營思路,走進品牌經營的誤區和最終斷了企業的品牌經營之路。品牌經營的好壞必定可以說明企業主對品牌理解和執行能力的好壞,所以業主必須迅速提升理念或借助外力達成企業品牌建設之路。筆者在操作運動休閑品牌“斯舒郎”時,便深刻體會到了――業主理念的提升決定性主宰了品牌形象、策略、氣質的提升。服裝品牌策劃人的最重要職責便是通過帶動或改變品牌業主經營理念,而最終達成策劃品牌本身的成功,否則便如某些所謂“策劃人”用花言巧語騙取業主“票子” 的騙人伎倆而已,把VI設計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當作品牌形象。不惜說服業主重金請形象代言人。裝修店面、拍廣告畫冊,這些VI視覺形象固然重要,但品牌形象的傳播不僅如此,還包括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其中品牌文化及核心理念是品牌形象的靈魂。“策劃人”人走茶涼,業主便開始大呼受騙。
在國內服裝產業,品牌操作尚處于摸索階段,但追捧品牌的狂熱已經快接近清醒的時候了,人們將逐漸清醒品牌操作的面目和本質。我相信做品牌便是做人,品牌建設已經成為籃球比賽中的快攻游戲,只有最快、最準、最勇于創新的隊伍才能獲勝
。
(注明: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機構 http://www.ftp2share.net 作者:先鋒)